今天是一個很寒冷但晴朗的日子,按照計畫地搭地鐵來到八木山動物公園。
最近仙台的風很大,冷風無情地一直吹來,不過這時候我還很興奮,覺得這點冷可以忍受。
出地鐵站後搭到五樓,來到八木山動物公園西入口。動物園的入口在頂樓耶!果然是山上的動物園。
買票的時候,售票阿姨問我說:「妳是留學生嗎?」
在我心裡嘀咕我剛才是哪裡發音不標準了的同時,阿姨又問我:「有在留卡跟學生證嗎?」
我拿出這兩份證件給阿姨看過後(她看著我的國際學生證猶疑了一下),她笑容滿面地對我說:「好!這樣就可以了,免費入園喔!請進。」
咦咦咦咦咦!留學生居然可以免費入園?
我鞠躬向售票阿姨道謝(雖然應該也不是跟她道謝吧?),開心地省下了480円,覺得日本真是個歡迎海外人士的國家(嗯?)。
進入寒冷的動物園,這時候太陽躲在雲層後面,有隻灌木叢修剪成的兔子在門口迎接大家。
沿著路線走,看到這隻以前不曾看過的動物。
Z聽到我要去動物園,就交代我要拍很毛的動物給他看,所以我立刻興奮地拿起手機捕捉這群(一團各有兩隻)睡懶覺的傢伙。
(結果後來Z說這根本是染色的拖把,我不知道該做何回應,還真是有點像。)
一邊有許多這種動物的介紹,牠們叫做クロシロコロブス,又叫ゲレザ,中文好像叫做疣猴。
旁邊的手寫看板語氣活潑地寫著許多與牠們生態相關的小知識,例如疣猴的手拇指很短,爬樹的時候勾樹枝不會有所阻礙。
(我看了很久,真的看不到牠們的拇指,都藏在毛裡了。)
往前走是大象區,旁邊寫著餵食體驗的介紹,我後來逛了一圈,發現這間動物園裡面有許多動物可以餵食互動,也是自己在販賣機買飼料,但有限定時間,這點與台灣不同。
看到這張小海報的時候我驚訝了一下,原來大象是用鼻子吃東西?
(直到打文章的現在我才意識到大象會用鼻子餵自己吃,是這樣啊。)
一旁有個室內的大象館,放著大象足跡的標本。
有一個我覺得很溫馨有趣的「大象郵局」,在信紙上寫上與大象相關的問題投進去,園方會給予回應。
回應的紙條貼在一本本筆記本裡掛在旁邊。
我翻開來看了一本,提出疑問的大都是小孩,每個問題都有仔細的回應,連「我好喜歡大象喔」都會回覆,好貼心啊。
旁邊有個大象足跡的介紹,學到大象前後腳的足跡不同,前腳較圓,看起來很可愛。
接著走到長頸鹿區。
長頸鹿區有長頸鹿跟斑馬,我走過去的時候陽光剛好從雲層中探出來,長頸鹿追著斑馬在草原上奔跑。怎麼看都是馬達加斯加啊,可惜沒有拍到。
於是就拍了一旁被關起來、臉上似乎有些無奈的長頸鹿,牠身後的牆上畫著身高尺,應該不是為了被量身高才關在這裡的吧……
有件事情挺有趣,長頸鹿的日文是「キリン」,也就是中文所謂的麒麟。以前是高三歷史才上到麒麟=長頸鹿,在日本大家對著長頸鹿麒麟麒麟地叫,這上古神獸變得十分家常。
(動物園裡的看板會在名稱那裡寫上日、英、簡中、繁中、韓五種語言,長頸鹿那裡就寫著麒麟,不過用一張白紙貼掉了,看來已經發現我們其實不叫牠麒麟XD)
沿路走到兔子館,兩個大籠子放著六七隻兔子,牠們很安靜地邊吃邊玩放在鐵絲球裡的牧草。
籠子上有每隻兔子的介紹,我原先沒有多注意,不過在轉身時聽到旁邊的媽媽對小孩說:「牠們的名字看起來真好吃。」
小孩飛揚的聲調很歡快:「對呀,就像すふれ(舒芙蕾)……」
我立刻回頭看了一下這些兔子的名字,真的都很可愛,除了舒芙蕾,還有馬卡龍、粽子、Cream等等。
正如那個小男孩後面補上的:「怎麼全部都用食物取名呢!」
(下圖的がんづき我不知道是什麼,不過聽那小孩說應該也是食物。剛剛一查,看起來是一種糕點。)
(覺得很欣慰,原來喜歡用食物名幫娃娃與寵物取名字的人不只我啊)
旁邊一樣有與兔子相關的介紹。
上圖這個看板的問題是:「兔子為人們提供了什麼?」
我還以為會是溫暖可愛心靈寄託什麼的,沒想到——
……好吧這是事實,不過給小孩看這個不會有點殘忍嗎?
(想到之前很常聽到的一句話:兔兔那麼可愛怎麼可以吃兔兔)
(還有之前聽說是用真兔毛做的很流行的兔子娃娃)
(以後逛動物園也能跟小孩說:你看!這兔寶寶就是你剛才吃的兔肉喔)
走到動物園另一邊,看到一個各種蛋的介紹。放了整整兩櫃,我沒有查單字,在我看來就是都很好吃……
在猛獸區旁邊掛著一個牌子「ヒト科」,上面有這段介紹。
我讀完一遍,在想這到底是什麼動物這麼厲害的時候,才後知後覺地發現它說的就是「人」。
如果我沒有會錯意的話,這還真是個溫和的諷刺啊⊙~⊙
(就是漢字的意思,不想獻醜就不翻譯了)
(我還以為往裡面走會看到人呢,不過只看到北極熊館)
在北極熊館裡面逛了很久,北極熊很開心地在玩水,看得我好冷。
第一次看到動物園裡的北極熊不用被冰在某個大冰箱裡,而是在露天的空間跑來跑去,大概是日本東北對北極熊來說夠冷吧?
(天啊我在北極熊能生存的天氣生活呢)
我很怕蛇,所以猶豫了很久,原本想略過爬蟲館不去,後來為了看烏龜還是咬牙走過去了。
門口貼著這樣的紙條,我嚇得很想轉身離開。
「打開這扇門的話你就會變成爬蟲類的俘虜!」
看底下的英文覺得這句日文可能原本沒有惡意,大概是看完就會很愛爬蟲類的意思,不過配上這圖誰信啊。
我怎麼覺得とりこ(虜)用在這裡根本是獵物的意思……進去就要被吃了。
什麼恐怖的文字遊戲
(附上這個字的解釋)
後來我還是進去了,看著烏龜覺得心情很好,而且裡面開著很暖的暖氣。
然後我背對蟒蛇的籠子加速通過。
離開爬蟲館,外面是一個很大的猴子公園。
看到這些猴子跑來跑去,有種回到學校的感覺。不過這些猴子跟台灣獼猴很不相似,皮毛沒有那麼濃密,尾巴也很短。
(不知道會不會搶人早餐呢)
正逢猴子的餵食時間,旁邊有很多小朋友在餵猴子,所以猴子們才會都這樣充滿期盼地抬頭看這邊。
八木山動物園裡面有一個我最喜歡的特別之處:木雕。
很多動物的展示區外面,都會放著不甚精緻、但充滿率真質樸的木雕,粗糙的木紋充滿生命力。
它們讓我聯想到三毛在《撒哈拉沙漠》〈白手起家〉那篇描述的石雕,「粗糙感人而自然的創作」。
隨手拍了幾張↓
瞇著眼睛笑的企鵝。
在八木山動物園裡的企鵝也不用關冰箱,在地板上跑來跑去。
貓頭鷹。
馬。
在鳥園旁邊有個立牌寫出各種鳥類吃的食物,從果實、小蟲到魚都有,長了知識。
其實走到動物園另一區的時候我已經快要冷死了,手凍到沒有知覺,直接跑進東入口的賣店。
裡面有很多可愛的動物娃娃,有的還會叫,大該都是1000-2000日幣,比起木柵動物園的商品,我覺得不算貴。
最後躲到森の食堂吃遲到的午餐,很無恥(?)的點了兒童套餐。
兒童套餐有兩種,我猶豫了很久,因為另外一個是小熊咖哩,超級可愛。後來因為想喝熱湯還是選了大象拉麵。
就像上面說的,動物園雖是觀光地,但商品跟食堂都不會特別貴,例如這個兒童套餐500円,我覺得很一般,甚至算便宜,其他的飯麵類也大概是500-700円而已。
(點兒童套餐就是要拿兒童餐具)
吃完飯後就從東入口離開八木山動物園了
(今天陪我出來玩的狸貓,它叫卡士達。)
小結論
仙台地鐵站數少,八木山動物公園雖然是最後一站,不過搭車很快就到了,算是離市區很近的動物園。
原本以為是像壽山動物園那種小小的公園而已,沒想到規模還蠻大的,今天逛了兩個多小時。
雖然開園時間沒有很大的差異,不過冬天來動物園真的好痛苦啊,差點冷死在裡面
而且很多動物都會因為太冷了而移到室內(放猴子的室內展區長得跟牢房一模一樣),或者直接停止展出,園區商店也大多都休館,覺得來得不是時候。
(商店門口掛的牌子都是「春天以前停止營業」,我覺得很欣慰,還好現在還是冬天。之前看UNIQLO春裝都出來了,我還以為日本的春天也這麼冷)
決定等天氣暖起來再來一次(*´艸`)反正留學生入園免費